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东北老工业区改造是中国中央和东北地方政府面临的棘手问题。同样面临经济转型的德国传统工业区鲁尔有什么经验值得借鉴呢?德国的有识之士向中国同行大声疾呼:千万不要重蹈鲁尔复辄。

“鲁尔区的改造绝对是一个失败的经验!”德国《经济周刊》杂志主编布龙断言。<<经济周刊>>编辑部座落在被称为“鲁尔区的办公桌”的杜塞尔多夫,从这里驱车上高速公路,不到十分钟就可以看见路边竖立的鲁尔工业区的褐色标牌。将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在杜塞尔多夫接下的订单被投放到鲁尔区生产,鲁尔区需要的资金在杜塞尔多夫的银行内流转;同时,杜塞尔多夫附近的内河航道把鲁尔的煤和钢送往北部海港城市汉堡——从那儿,它们再被发往世界各地。

2003年年中,这家德国规模最大的面向高级管理人士的经济类杂志刚刚刊发了一篇关于鲁尔区经济改造的报道,引语就是:“北威州政府对鲁尔区的未来依然束手无策”。引语中省略了一个时间概念,那就是鲁尔区的结构改造早在三十年前就已经开始,然而至今仍没能够真正完成。

兴盛沉浮一百年

鲁尔区座落在德国十六个行政州中人口密度最大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境内,“鲁尔区”一词首次进入官方文件是在一战结束后的《凡尔赛条约》。根据这个条约,战败国德国要用鲁尔的煤向法国进行战争赔偿,鲁尔区因此引进十五万矿工和四十五万家属,庞大的移民计划给鲁尔区带来了第一次经济飞跃。

鲁尔的再度繁荣又是战争创造的机会。二战后全欧洲的工业都嗷嗷待哺,等待着来自鲁尔区的煤炭资源。从1950-1958年,鲁尔区的煤产量上升百分之二十,钢铁产量上升百分之三十。经济腾飞再次给鲁尔区带来了大批移民。鲁尔区的厂矿不仅在德国,也开始在海外大批招工,五十年代前后有一百万移民进入鲁尔区,鲁尔区官方也成为德国最财大气粗的地区政府。此时的鲁尔区拥有经济发展的最佳土壤——煤、钢铁和能源。鲁尔人沉浸在飞速发展的幸福的眩晕中,却耽误了经济及时转型的大好时机。

煤钢产业曾一度是鲁尔区的骄傲,然而从六十年代开始,鲁尔区的支柱煤钢工业开始走下坡路。衰退的主要原因解释起来很简单,煤矿开采深度加大,导致人工成本过高,从国外进口原煤甚至要比当地采煤更便宜。煤矿成本一增加,也影响了鲁尔区的钢铁业。于是,一环扣一环,潮退如潮涨势不可挡。

到了八十年代,鲁尔区已不折不扣成了北威州经济的一个大包袱,而如何改造鲁尔也成为德国经济界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鲁尔经济专家、北威经济学院教授保罗·克莱默的计算,北威州每年的经济增长都落后于全德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而鲁尔区则要落后0.7个百分点,这个表面上看似微小的0.2个百分点之差,体现的却是鲁尔区从德国经济领头羊和五十年代经济奇迹的发动机,没落到德国经济老大难的触目惊心的现实。以鲁尔区为核心的北威州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还占有德国国内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而目前北威州的经济规模缩水到了全德的四分之一以下。这个德国工业化时代的中心,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样板,正在一步步地滑向深渊。

在鲁尔区核心的两个区,至今仍然有15%的就业人口在政府的补助下从事煤矿行业。而根据2000年的统计数字,这两个地区的GDP和1991年的相近——换言之,差不多整整十年,该地区的经济没有任何增长。

未完成式的经济转型

事实上,从六十年代开始,“经济结构转型”就成了当地的一个常用语,令人遗憾的是,三十多年之后这个词使用的依然还是未完成式。

对于鲁尔区改造最大批评就是:政府对于夕阳产业的的补助过高过久。

德国《经济周刊》主编布龙认为,鲁尔区错过了六十年代初主动转型的时机,而更让局势无限恶化下去的是,当地政府一直采用大力补贴的方法去苦苦维持这个日益陨落的夕阳工业。甚至到了九十年代,鲁尔区还在花钱培养新一代矿工。事实上这时的德国已经根本不需要新矿工,从海外进口煤炭要比在当地开采便宜许多。

“经济转型耽误得太久了,” 布龙不无遗憾地说,“政府的资金应该用来帮助失业职工学习新的技能,发展新的产业,而绝不应该用来维持不再有需求的产业。”一向提倡以竞争为核心的自由经济的布龙是南部巴伐里亚经济政策的推崇者。曾经以农业为主的巴伐里亚州,在战后把农业所得赢利投入汽车工业和电子行业,经过战后二三十年的建设,德国的工业中心从北威鲁尔区转移到了南部的巴伐里亚州和巴登-符腾堡州。

把资金用来拯救其实已回天乏术的煤炭工业——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鲁尔人才恍然大悟,此路不通。1993年,鲁尔区内的多特蒙德花费六亿五千万欧元建成一座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练焦厂,但是仅仅七年之后的2000年,这个厂就被迫关门大吉。在煤炭业已经全面衰退二十多年的大势下,继续大笔投资改造夕阳工业以拯救当地的就业市场,而事实上反而加重了鲁尔区的败局。

北威州政府和鲁尔区以经济补助形式挽留人口外流的做法也成为经济界批评的靶心。《经济周刊》主编布龙认为,鲁尔区和北威州政府应该鼓励人口的自由流动,去经济繁荣的南部寻找就业机会。他同时也认为,这个教训也应该为中国政府所汲取,应该鼓励中国东北的传统工业区人口去经济发达地区寻找新的就业机会,而千万不要用资金来束缚住劳动力的流动。

为政府补贴辩护

来自媒体的批评,并非所有的鲁尔区政府官员都能接受。鲁尔区政府联盟主任威拉莫夫斯基就认为政府财政补贴带来的好处并不少。鲁尔区的煤矿机械设备制造业领先于世界,也是当地出口大宗。而正是因为煤矿在鲁尔区持续存在,相关的机械制造才有了市场和产品创新的动力。假如没有了当地的煤矿——皮之不存,毛将附焉?威拉莫夫斯基主任这样认为。

鲁尔区城市联盟管辖着540万人口和4434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所在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如果把鲁尔区星罗棋布的中小型城市组合在一起,就几乎是一座五百万人口的超级大都市。“鲁尔区的犯罪率是欧洲大城市最低的”——相比伦敦巴黎,这里的犯罪率确实要低得多——鲁尔区官方也把这个数据归功于政府几十年来的经济补贴政策。威拉莫夫斯基主任认为,在拥有大批外籍劳工的鲁尔区,外来人口的文化融合也是做得最为出色的。

即使是提倡竞争、反对过度保护的《经济周刊》主编布龙也认为,改造旧工业区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也要对人负责”。在这一点上,布龙终于与鲁尔区政界的威拉莫夫斯基达成共识,不过前者显然更倾向于给予矿工更多的保护:“如果结构改造意味着让一个五十岁的矿工生活水准降低,那是不公平的”。在经济萧条时期维持经济繁荣时期的生活水准,威拉莫夫斯基代表的这种思潮曾经一度在鲁尔区占据上风,而事实上正是这种想法葬送了鲁尔区曾经有过的锦绣前程。

原载《欧览杂志》2005年第4期

话题:



0

推荐

万惊雷

万惊雷

8篇文章 12年前更新

客居德国图宾根,日常四件事:写字、读史、看牛、游水。jinglei_w@hotmail.com

文章
  • 个人分类
全部文章 8篇